體育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
   ——業內人士暢談加快體育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 李麗)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等工作。不少體育產業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中國的體育產業將迎來春天,他們建議相關部門轉變觀念、出台配套政策,抓住體育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這是一個遲到的春天,將拉開中國體育事業和中國體育產業新的階段,是一個裡程碑事件,”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副秘書長劉清早說。
      他表示:“在我們國家的整個經濟發展中,體育產業的貢獻率雖然在快速增長,但對國家GDP的增長作出的貢獻卻要小得多。”2012年,劉清早曾牽頭對全國17個省區市進行了體育產業調查,通過抽取樣本分析,發現體育產業占到GDP的比重約為0.5%-0.7%,而發達國家這個比重普遍在5%-7%。
      “一方面是差距,另一方面這更說明體育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劉清早說。
      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眼中,這是國家層面上首次明確提出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更是把體育產業納入了經濟轉型的大框架中,意義深遠。
      “此次國務院主導出台的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意見,實際上把體育產業納入了促進消費和經濟轉型的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和大框架中統一協調,足見中央的重視程度,”鮑明曉說。
      他認為,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體育產業發展的工作部署,命中了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和難點。
      “這次提出並且明確要解決的,比如賽事審批、職業聯盟、電視轉播,這都是體育產業長期存在的難點問題和重要環節,”鮑明曉說。
      發展體育產業的意義還在於其是一個完全的綠色產業。“體育產業不是以犧牲能源環境為代價的,是無污染的貢獻,是對社會發展、人民健康有重大意義的發展,”劉清早說。
      雖然國家層面上的政策十分“給力”,但不少專家認為,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具體實施上,仍將面臨一些瓶頸。
      劉清早認為,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徹底轉變觀念,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增強服務、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和部門要轉變觀念,現在明確商業賽事取消審批,那就要從過去審批體育賽事到轉為服務賽事;另外,要出台一系列措施促進商業賽事發展、扶持體育產業企業、扶持組織群眾開展,”劉清早說。
      專家認為,政策出台後,在具體的實施上更需要各部門協作、互動,這才能真正激活體育產業發展的潛力。
      “必須打破行業的壁壘,實現各部門的互動。比如體育旅游,旅游部門就要和體育部門互動,才能將資源盤活,”劉清早說。
      “涉及的相關部委,如果沒有協作,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比如賽事審批,並非體育一個部門的事情。比如電視轉播,廣電部門如果不配合、配套發展,也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鮑明曉說。
      不少體育產業一線業界人士則表示,國務院的部署出台讓人興奮,但目前體育產業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多。增強企業自身實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是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
      “中國體育產業缺乏的不僅僅是管理和政策支持,由於歷史原因,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和企業實力都比較弱,長期在低水平的狀況運行。所以大家普遍有樂觀情緒,但做起來卻比較沒底氣。對於現有的體育產業來說,政策利好信號釋放,意味著資本會更多地進來,市場競爭會讓有效率、更強大的留下來,”雲傳媒董事長李璐瑒說,要抓住機遇,加快專業人才培養,使體育企業成長壯大,體育產業的春天才能真正到來。  (原標題:業內人士暢談加快體育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q56nqho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