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國讀書的黃方靜同學在豆瓣網新推出的移動應用 “豆瓣一刻”中,喜歡上《怎樣拍照更上鏡》一文。文中通過圖片和實例告訴愛美的姑娘們“拍攝者微俯拍,被拍者頭略低”的萬能角度,以成就美照中“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黃方靜註意到,“豆瓣一刻”的圖標是一塊被掰掉的餅干。不願向筆者透露姓名的“豆瓣一刻”主編說,“把這塊餅干想象成一塊時鐘,會發現它被掰掉的部分正好接近一刻鐘”。近日,豆瓣網的 “豆瓣一刻”、知乎網的 “知乎日報”等手機移動應用受到年輕人追捧。今年6月,這款在安卓、蘋果系統新上線的移動應用產品“豆瓣一刻”呈現了豆瓣網的精華。
  在這“一刻”讀什麼
  該“豆瓣一刻”主編透露,當下有豆瓣網註冊用戶8200萬,月活躍用戶達兩億。 “豆瓣一刻”推送的內容全部來自豆瓣網用戶的原創內容,包括大量文章、圖集、評論、話題等。他表示,他的團隊會基於龐大的用戶群和高質量的內容,每天根據用戶的推薦,收集豆瓣上潛在的優質內容,編輯在此基礎上進行選稿、編輯、排期等工作。“或詼諧幽默,或心靈雞湯,或八卦吐槽,當中總有一款屬於你”。
  筆者註意到,當下,“豆瓣一刻”還處於雛形階段,即,界面簡潔,功能單一。僅有“今日一刻”、“往期內容”、“我的喜歡”、“設置”等4個分欄。其中,“豆瓣一刻”所刊載文章《今晚打怪獸:〈哥斯拉〉60年與怪獸電影發展漫談》作為一個連載,從6月19日至22日分成4期。文中,作者“夢見烏鴉”詳細講解了電影中的“小怪獸”——哥斯拉的物種分類及它的身材、構造。許多讀者在觀看《哥斯拉》後讀到“豆瓣一刻”上的連載,才知“雖然以前知道哥斯拉有很長的歷史,但不知道還有這樣的發展過程”。
  因此,各路生活家——那些傾心於生活情趣的人——似乎從豆瓣的角落鑽出來,站上同一平臺,講述從“雅加達郊外兒時的記憶”到“婚姻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從“對大齒輪的頂禮膜拜:蒸汽朋克文化概述”到“我有一個小學女同學”,每個人都擁有著不同的生活態度。
  一天3次,一次7分鐘
  在“豆瓣一刻”上線之初,就讓人聯想到了另一個移動應用的翹楚——“知乎日報”。在中國傳媒大學媒體創意專業讀大一的吳雲龍同學表示,如果用3個詞語描述“豆瓣一刻”,即“有趣”、“短小”、“清新”。那麼描述“知乎日報”則是“知識性”、“厚重”、“層次高”。
  據悉,“知乎日報”於2013年5月24日正 式推出,它利用知乎網已經成型的優秀內容,經過篩選發佈到移動端,讓大量用戶“一天3次,一次7分鐘”黏著在上面難以自拔。知乎網創始人黃繼新在回答“為何要創建知乎日報”問題時,表示:知乎要把高質量信息分享與獲取的成本降低到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並相信價值會因此不斷增長。
  作為泛科技主題的“果殼網”,其出版精選負責人莊納在接受筆者採訪時也認為,當下越來越多的用戶從個人電腦端向移動端轉移,這本身就是一個趨勢。果殼網及“果殼精選”作為科普類互聯網產品,面對的是20~30歲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對知識有渴望有追求,“科學傳播”是果殼團隊的初衷。在這樣的趨勢和背景下,果殼網很自然地推出“果殼精選”,方便年輕人的閱讀。
  “one一個”作為移動應用產品,每天只為用戶準備一張圖畫,一篇文字和一個問答。吳雲龍同學給它的描述是“開創”、“市場”、“名人效應”。這是由韓寒與騰訊合作推出的全新互聯網產品,它於2012年11月上線。“但長期發表的內容比較固化,讓人覺得放不開手腳。”吳雲龍說。
  面對“知乎日報”、“果殼精選”、“one一個”等內容精選的優秀應用,這位神秘的“豆瓣一刻”主編認為,它們都專註於某一個內容領域,和“一刻”並不構成直接競爭。“‘閱讀’是一種高頻次的普遍需求,這一領域需要、也容得下大量不同類型的應用。相信將來閱讀類的應用還會越來越多,壓力一定會始終存在。”
   碎片時間閱讀 不同於碎片化閱讀
  在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下,移動客戶端閱讀的優勢在於:最新消息唾手可得;動動手指就可以將內容打包入腦;失眠時、等位時,甚至如廁時,都可聚焦在掌間屏幕。
  新媒體時代的碎片化閱讀是否破壞了讀者長文本閱讀能力?“豆瓣一刻”主編不同意這個觀點。“我從未見過哪個本來具備長文本閱讀能力的人因為新媒體的出現 而喪失了這種能力。‘碎片時間’和‘碎片化閱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人雲讀書要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可見利用碎片時間讀書的傳統由來已久”。他認為,新媒體的出現,為碎片時間閱讀提供了更多方便,“一刻”也同樣如此。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媒體創意研究中心教師詹騫表示,當下是碎片化閱讀時代。“知乎日報”、“果殼精選”、“one一個”和“豆瓣一刻”等精選式移動應用,是否能夠引導人們進入有深度的閱讀?“獨特的風格、有深度的內容,是內容精選式移動應用的重要品質。這不僅依賴於大數據的機器運作,人的風格和品位將直接影響內容”。她說。
  面對層出不窮的內容精選移動應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以碎片化閱讀為標誌的時代,這種閱讀方式的碎片化也使得人們越來越接受“淺閱讀”的方式,即不需要思考而採取跳躍式的閱讀方法,追求短暫的視覺快感和心理愉悅。相比之下,真正的閱讀需要讀者能夠持續專註在書頁上,通過直面的信息進行思考。  (原標題:知乎有日報,果殼有精選 韓寒監製一個,豆瓣必有一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q56nqho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